福建光泽:打造“无废城市”县域样本
 
来源:福建日报        发稿时间:2020-06-16 14:43:35        发稿编辑:影子
  2019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筛选确定了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同时,将光泽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区域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发展模式。

  两年试点时间已过半。近日,记者深入光泽县采访发现,在探索“无废城市”道路上,通过做好“无废农业”“无废农村”“无废圣农”三篇文章,当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绿色生产,扶持“无废农业”

  近日,记者来到光泽县寨里镇桃林村州上组,在德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看到,一个单独的房间挂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的牌子,里面堆放着村民用完的农药瓶。

  目前,像这样的种植企业(合作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在光泽县共有6个,另外还有21个乡村回收点以及1个县级收集储运暂存点。

  “一年来,我们创建了种植企业(合作社)带社员、大户回收和农资店带农户回收的回收储运体系,并委托第三方建立光泽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总站。采取分级回收负责制,各回收点的回收物定期交给总站,再集中送有资质的企业委托处理。总站建立回收台账,上报县回收办。”光泽县农技中心的龚建军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光泽县每年农药制剂使用量260吨左右,其包装物重量约15吨。以往,农民用完农药后,大多把包装物随意丢弃了。在创建“无废城市”过程中,农业部门建立农药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目前已起步运行,逐步实现各类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面回收、安全处置。

  “今年的目标是回收率达95%。”龚建军说。

  去年4月,光泽县作为唯一的县级区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此后,该县抓紧谋划部署,多方发力推进,着力实现各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产生、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节能、友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

  “作为‘无废城市’试点中农业县的代表,光泽县立足农业农村城市实际,并结合产业现状和优势,重点做好‘无废农业’‘无废农村’‘无废圣农’三篇文章,共有35个重点项目。”光泽县长赵大建告诉记者,在“无废农业”方面,主要是抓好农药、化肥包装物回收处置,畜禽粪污、烟秆和地膜资源化利用,以及大力扶持“无废农业”种养品牌。

  在光泽县城郊的鸾凤乡君山村,福建升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1000多亩瓜果现代化种植基地。在这里,农业废弃物“物尽其用”:大型养猪场的废弃物转化为沼液,汇入“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施于作物;作物的废枝废叶等被有机物料腐熟剂点化成有机肥;各类肥、药、果的废弃包装物也统一集中转运至县收储中心。有机种植,加上现代化运营管理,公司的产品都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光泽抓住全国唯一“无废城市”县级试点建设契机,先行先试“无废农业”建设,他们走的第一步就是抓“三无”防控,实现农业固废源头减量化。“三无”防控即:推广“无药”防控模式,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无肥”种植模式,开展紫云英改良土壤研究,示范推广有机肥施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无人”植保模式,扶持发展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降低农药使用量。

  绿色生活,探索“无废农村”

  近日,来自江苏的张德楼在火龙果大棚里紧张地为枝条打顶。这是火龙果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如顺利收成,每亩收益可轻松过万元。去年,他把100多亩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落户在光泽寨里镇桃林村,看上的就是周边良好的生态。他的大棚后就是桃林村的厨余垃圾收集处理点。这些厨余经过三级沤肥池,为火龙果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

  “我们村共有7个自然村,365户人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近半年了。”桃林村村支部副书记蔡忠洪介绍,每户发放3个垃圾桶,引导村民把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可回收和其他垃圾3种,保洁员上门收垃圾时进行检查、督导。

  在村部的“爱心超市”,村民用垃圾分类的积分换取小礼品。“通过积分鼓励,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文明户评选、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越来越多人参与垃圾分类。”蔡忠洪说,中心组的村民生活垃圾分类率已经达到80%,村里环境变得更干净,苍蝇蚊虫减少了,厨余垃圾沤肥还能用于种植。

  “这是我们对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一个探索。”赵大建说,大多数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路径都是“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而对于光泽这个山区县,有许多地广人稀、路途遥远的农村,最远的村离县城有100多公里,若把全部垃圾转运到县处理厂,运输成本太高。所以县里尝试在农村采用厨余垃圾分散式收集、就地处理的模式,寻找一个适合本地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在光泽县城,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已初步成型。上仙华工业园区里,餐厨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比肩而立。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超过每天20吨,最近每天处理量约为15吨。”负责人邓训火说,目前处理的主要是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等来源的餐厨垃圾。经过分拣、水渣分离、添加菌种和电加热的好氧发酵,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每吨有机肥约500元,被园林绿化和造林单位购买一空。

  在大件垃圾处理厂,废弃的沙发、床垫经过破碎、减容、除尘、分选、压缩等流水线,成为一袋袋的碎木、布料和铁丝,分别交给各类企业处置或再利用。工厂4月22日开始启用,主要处理园林绿化垃圾和大型家具、大家电等垃圾。

  “这个处理厂对垃圾减量化效果十分明显。”邓训火说,以前本地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而大件垃圾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还容易弄破填埋场的覆膜造成渗滤。如今经过处理,体量明显减少,还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我县的危险废弃物已经签约交给南平的第三方处理企业收运处理,建筑垃圾可由县里的机制砂企业消化,加上厨余和大件垃圾处理厂,全县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已基本建好。”光泽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傅龙润说,通过创建“无废城市”的这些工作,当地实现了固废处置的规范、提升、补短板。

  循环经济,推动“无废圣农”

  在鸾凤乡中坊村,福建圣羽鸡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仅一墙之隔。圣农公司产生的废料——鸡毛,直接送到圣羽公司,经过羽水分离、挤压控水等流程,进入原料仓,再经过高温高压等全自动生产流程,成为羽毛粉,所有原料可当天处理完毕。

  “我们的设备主体是从丹麦进口的,产品羽毛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83.3%,是优质的饲料,在水产养殖业有很大需求。”圣羽公司总经理林春说,企业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主要就是处理圣农公司的鸡毛,近来还在探索进一步深加工生产小分子肽等更高价的产品。

  “不仅鸡毛,圣农的鸡血、下脚料、鸡粪、污泥等都进入了资源化利用,形成了‘吃干榨净’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丁红光介绍,公司每年产生几十万吨鸡粪,除了部分转化为有机肥,其余作为生物质发电,已经建有一座年处理27.4万吨鸡粪、发电1.68亿千瓦时的发电站,今年还在推动圣新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建成后不但能年增发电1.47亿千瓦时,还可实现圣农鸡粪全量处理。食品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也已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鸡油低温萃取、鸡骨头提标生产软骨素和调味料加工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据介绍,近年来,光泽县依托圣农这个龙头,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从肉鸡饲养到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圣农为龙头的生态食品产业基础,也让光泽获得了“中国生态食品城”的美誉。

  傅龙润认为,“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当然,这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

  “在建设‘无废城市’试点县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更系统地、在更多外力支持下探索资源化利用和经济发展相促进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赵大建说,光泽作为县级区域,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不足。农村垃圾分类后就地处置、固废区域统筹治理等方面,也还有待于更成熟的技术支持。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