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指导员下班后谁来负责垃圾分类?大件垃圾如何处理?
 
来源:北京晚报        发稿时间:2020-06-08 08:24:02        发稿编辑:影子
  没地儿扔的大件垃圾如何处理?无人指导分类时怎么办?……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各社区普遍存在着一些难题和薄弱环节。

  针对这些问题和居民疑虑,记者近日分别探访了通州区永顺镇和西城区德胜街道。永顺镇垃圾减量效果明显,实行垃圾分类一个月来,仅处理其他垃圾一项,全镇每天就减量近20吨,累计减量约500吨;德胜街道辖区20个社区,居民超过4万户,房屋产权类型繁多,尽管如此,垃圾分类工作仍井井有条。这些地方推进垃圾分类的一些做法,或可为其他社区提供借鉴。

  指导员下班后谁来负责垃圾分类?

  巡游桶车随时“补位”

  永顺镇辖区范围广,居民小区有上百个,推行垃圾分类任务繁重。在全镇推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镇政府先期选取了范庄社区等5个社区作为规范化试点。和其他普通社区的区别是,试点社区配了分类指导员和智能垃圾箱,分类指导员手把手地教居民进行精细化垃圾分类。

  每天早上7点,刘女士会准时出现在范庄社区58号楼前的智能垃圾箱旁,她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居民进行垃圾正确分类,同时帮居民扫码积分。每天上午两个小时,每天傍晚两个小时,刘女士都会在现场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如发现没有分类的垃圾袋,她要打开垃圾袋按类投放。

  “指导员下班后谁来负责垃圾分类呢?”在很多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中,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对此,负责方科欧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陈静说,永顺镇5个试点社区每个都配有桶车,有两名回收员负责在小区内巡游收垃圾,接替垃圾分类指导员下班后的回收工作。

  记者看到这种桶车由电动三轮车改装而成,后车厢改装后可以放两个垃圾桶,回收员开着车在小区里巡游,发现没分类和散落的垃圾,他们及时分拣回收,保证垃圾不落地。

  没地儿扔的大件垃圾如何处理?

  设置专门消纳点

  早在去年,永顺镇就着手垃圾分类的筹备工作,从入户调查到人员组织再到购买设备,为今年5月1日垃圾分类的正式推行打好了基础。大件垃圾的集中消纳点就是一个例子。

  前期调研中工作人员发现,床垫、家具、沙发、被褥等大件的垃圾放不进智能垃圾回收箱,其中有些垃圾还是可回收的,要将它们分类回收就必须单独处理,于是,5个试点社区都设置了“大件垃圾回收点”。

  范庄社区的大件垃圾回收点设置在小区东侧的健身广场边,一个近两米高的小屋子有四扇大门,大门上的窗口可以容纳较大的垃圾。清运车定期会将这些大件垃圾运到区级集中消纳点进行处理,如果其中有可回收的垃圾,就由有资质的回收公司拉走。

  “这个公司专门负责收集可回收垃圾,像玻璃、纸盒、木头、铁丝、塑料罐等到了他们手里,都会按照类别细分打包,然后集中拉走,进行二次处理和利用。”陈静说,在她统计的4个社区里,有两样垃圾增量明显,一是厨余垃圾,另一个是可回收垃圾。陈静用手机向记者展示一张统计表,“以5月31日当天数据来看,可回收垃圾产生95公斤,厨余垃圾有1018公斤,数字虽说每天不尽相同,但总趋势是增加的。这在垃圾分类之前根本无法统计,而现在一目了然。”

  生活垃圾如何做到源头可溯?

  垃圾袋上印制二维码

  徐艳蓉今年67岁,她既是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的一位普通居民,也是小区垃圾分类检查员。记者到她家探访时,徐女士正忙着做晚饭,手边放置着街道发的两个小号垃圾桶,分别用于装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桶内都套着袋子。她说,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做垃圾分类要分拣,是件很麻烦的事,其实养成了好习惯,扔的时候就不会错,也就不存在二次分拣了。

  发放厨余、其他垃圾桶以及标有二维码的垃圾袋,“两桶一袋”正是德胜街道破解源头分拣的第一步。记者了解到,这一模式已经从新风街一号院逐渐拓展至其他社区。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垃圾的源头,知道是谁扔的,让分类行动做到精准入户。

  分类志愿者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

  “人盯桶”效果立竿见影

  垃圾该往哪个桶里扔,这是在垃圾分类磨合阶段居民普遍遇到的问题,鸡蛋壳、大棒骨……很多易分错的垃圾至今还让不少居民拿不准。在第一步解决了垃圾分类源头问题后,作为德胜街道推进分类工作的第二个步骤,社区志愿者、党员居民、楼门长发挥着关键作用。

  新风街一号院里,多名社区志愿者身穿浅蓝色的马甲,系着深蓝色的围裙,手拿垃圾分类的工具正在忙碌。早7点至9点,晚6点至8点,小区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发现居民垃圾分类有误,他们帮着分拣,同时负责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强化。与常见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相比,他们都是该小区居民,是大家身边的人,他们的话让街坊们觉得更有亲和力、说服力。

  在安德路北社区,这里与新风街一号院相比,情况要复杂得多,社区内不仅有楼房,还有平房,产权单位类型繁多,但记者看到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同样井井有条。社区志愿者李友华特别提到,少数民族同胞多也是这个社区的一个特点,居民们的生活习惯略有差别,想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志愿者服务体系是个宝。

  德胜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副科长王雷说,新风街一号院的先进设备虽然无法完全复制,但是能把垃圾分类做好,硬件仅仅是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模式,后者是完全可以借鉴推广的。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志愿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强化着居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是街道宣传、指导工作的一大助力。

  废品回收摊儿撤了怎么办?

  第三方机构每周上门收废品

  在垃圾分类新条例实施前,居民家里的可回收物一般采取出门“卖废品”的办法进行处理。此前,德胜街道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点共设立了20个。王雷坦言,这种旧模式也存在弊端,废品一旦积攒多了,量大占地,这些再生资源回收点也容易成为小区附近的脏乱堵点。

  探访中记者发现,目前这20个再生资源回收点已经尽数取消了,居民们所产生的可回收物不再落地。王雷介绍说,过去的20个点位是由一家第三方机构来负责运营,此次调整后,仍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回收清运工作,不同的是,他们会“向前一步”,对接各小区的物业,商定每周上门回收可回收物的时间及频次,根据居民们的需要来设置、调整,以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