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扬尘治理“年鉴” 招招见效
 
来源:京环之声        发稿时间:2020-03-13 10:06:54        发稿编辑:影子
  2018年发布的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显示,扬尘污染占到北京本地PM2.5来源的16%,是第二大贡献源。

  与其他污染源不同,

扬尘污染源在排放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随机性,管控难度大,有着天生的治理难度。且和沿海地区相比,北京秋冬季风沙大、空气干燥、土壤含水率低,气候条件也不占优势。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北京对扬尘污染进行分类施治,人防+技防,推进扬尘精细化治理,让扬尘不再“飞扬”。

  北京扬尘治理“年鉴”

  2002年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环境监测业务,在沙尘、秸秆焚烧等项目试点监测。

  2006年

  对裸地扬尘遥感监测,频次由一年一遍,增加到一年两遍、一年四遍。

  2014年

  发布《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DB 11/T 1077-2014),提出“货箱密闭、限速限载、举升定位、即时监控、标识统一”要求,基本解决了渣土车遗撒的问题。

  2015年

  征收施工扬尘排污费,征收费用反哺环保事业,发挥经济手段促进扬尘治理。

  2018年

  印发《关于加强裸露地面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政府对辖区裸露地面进行全面排查。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每月对全市裸露地面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年北京遥感监测全市裸地面积达319平方公里。

  开发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车,对181条道路开展道路扬尘走航监测示范项目。

  建成了覆盖全市325个街道乡镇的大气粗颗粒物监测网络。

  在全市重点施工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控设备600台。

  建成含1020个监测点位的粗颗粒物监测网,每半月对各区后三名及排名倒数后30名的乡镇和街道通报排名。

  完成8000多辆渣土车密闭化改造,安装卫星定位。

  2019年

  构建“平台共享、环保督查、部门负责、执法规范、信息公开”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施工工地与混凝土搅拌站安装800套以上渣土车车牌识别与洗轮机监控设备。

  全年建筑垃圾运输违法违规案件处理率达90%以上。

  依托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共享实时监测数据,实现精细管理。

  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完善非现场执法科技手段。每月对平原地区255个街乡镇1700条道路进行道路尘负荷监测。

  修订《绿色施工管理规程》,推进搅拌站绿色生产和密闭化升级改造,减少生产工序扬尘排放。

  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城市道路“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覆盖率达到91%以上。

  2020年

  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对扬尘污染治理提出:

  ? 执行道路清洁保洁一级标准,道路尘土残存量不高于10克/平方米。严格施工监管,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 各区降尘量控制在6吨/平方公里·月左右,定期对各乡镇(街道)TSP浓度进行排名通报。

  ? 城市道路“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率提高到92%。

  ? 完成200公顷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 对列入台账的施工工地,乡镇(街道)一线执法部门的月检查率要达到100%。区级执法部门的月检查率(含远程视频监控)不低于60%。市级执法部门的月检查率(含远程视频监控)不低于30%。

  ? 持续开展道路尘土残存量、道路尘负荷监测,定期通报排名情况。加强扬尘违法行为曝光。

  2019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68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降尘量均值为5.8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7%,超额完成2019年初确定的6.5吨/平方公里?月的目标任务。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贡献了重要力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