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洁环保网
 
垃圾“围城” 一座城市的垃圾景观
 
来源:国际在线        发稿时间:2009-12-29 11:39:11        发稿编辑:影子

  北京市丰台区永合庄垃圾填埋场,填埋场周边有世界公园和总部基地,还有10个住宅小区和十多个村庄,涉及人口七万多。类似规模的大型填埋场北京共有16座。(2009年4月)

  

  北京市通惠灌渠台湖镇次渠段河床,上下游正在同时修建两座新桥,河水暂时被引流,由此得以见到河床,沉积在一米多深淤泥里的全是垃圾。(2009年4月)

  

  北京市国家环保产业园区(建设中)西侧,粪便垃圾。在北京周边垃圾场摄影调查中,私自倾倒的粪便并不鲜见,有的是未经任何处理的,有的是来自污水处理厂的。(2009年4月)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新区),这片位于开发区东边、通惠灌渠西岸的大片土地已被石灰膏残渣覆盖,碱性溶液不可避免地向周边地下水源渗透。(2009年3月)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疃里村,这里几乎天天都在着火,伴随着浓烟的是刺鼻的气味。200多只绵羊整个冬天都在这里翻拣着可吃的东西,不洁净的食物使绵羊极易发病,绵羊的主人须经常给这些绵羊注射抗生素类药物。(2009年1月)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数据显示,

近年来,北京市的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城市的边界线上,无数腐臭的垃圾在不断地堆积,狂妄地蔓延。近日举行的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摄影师王久良一组《垃圾围城》的图片获得年度金奖,作者用看似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让观者直面城市垃圾的现状。

  摄影师 垃圾围城,城市之殇

  2008年9月,王久良回到家乡,发现田间地头、水塘边、小沟里,全是包装农药的塑料袋,这让王久良有点震惊。

  王久良想起在大学读书时,骑着摩托车在北京周边转悠,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消费的垃圾就堆在那,“但当时是熟视无睹的,回老家的那一幕刺激了我。”

  一年,走北京周边一圈

  王久良决定拿起手中的相机将此景记录下来,“我表现的不仅仅是垃圾污染的问题,而是整个垃圾场与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使这些垃圾场远离城市十万八千里,但它们都来自城市内部。”

  从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开始,王久良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走了一万五千里,将北京周边走了一圈。存量巨大的建筑渣土山前面就是倾倒了几年的粪便;河床内,沉积在一米多深淤泥里的全是垃圾;大片土地被大片石灰膏残渣覆盖……一幕幕刺痛人的双眼。

  “不吃零食,不剩饭”

  同时,王久良的生活习惯在改变。“我不再吃零食”,因为这种保质期只有一年半载的东西,其包装成为垃圾后的消解却要200年。“吃饭时,我不会剩下,因为我不吃,泔水猪就会吃,那么我们就会吃到这种猪肉,”王久良亲见一群绵羊在垃圾场内翻拣食物,老人在收集厨余垃圾,说是回狗场喂狗。

  对于垃圾围城,摄影师王久良明白,到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或许只能从减少垃圾排放这个源头着手,做好垃圾分类,尽力所能及之事。王久良直言希望自己的这组照片能起到一些作用,“也许这个想法很天真,但必须天真。” 本报记者 李健亚

  政府部门 多采用垃圾焚烧处理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

  垃圾填埋场只余4年寿命

  据介绍,目前北京垃圾处理90%为填埋处理,每年约占用500亩土地,“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新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及时建设,四年后北京将面临垃圾无法处理的严峻局面。”

  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北京这样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采用焚烧处理,尤为重要。

  焚烧处理是必由之路

  “比如同样日处理1000吨的填埋场,要占地1000多亩,垃圾焚烧厂只占地90到100亩,是填埋场的1/10。”据介绍,一般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是15到20年,焚烧厂的寿命要远比填埋场的寿命长。“提高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的比例,是北京垃圾处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采用焚烧处理在发达的国家城市和地区被普遍采用。日本是世界上垃圾焚烧率最高的国家,达75%左右。

  2015年前实现垃圾零增长

  另外,垃圾减量也是北京采取的重要措施,市市政市容委人士表示,北京计划控制垃圾产生量的增长,使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在2012年下降到5%,2015年前力争实现零增长。在全面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北京还在大力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据介绍,到去年底,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量374万吨,同比增长4%,社区覆盖率达到60%。(李健亚 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