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发稿时间:2017-10-17 07:11:56        发稿编辑:影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气候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气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承担着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职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发挥着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

  这五年,气象部门立足科技型、基础性公益部门定位,强化在气候变化科研和适应工作上的传统优势,紧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城镇化战略、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国家核心战略,通过发布气候变化权威科学信息、强化极端事件应对、开展气候变化评估、参与国际国内应对机制设计、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和科普,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立足传统优势 为生态文明奠基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孙子就已经明确认识到,战前的研究部署是决胜的关键。而在当下,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是比古代战争复杂千万倍的气候变化,科学的气候数据与决策支撑更加必不可少。

  那些遍布全国的气象观测站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积形成了最可靠的气候观测数据。五年来,气象部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力求更好地将这些数据提炼为决策参考信息,构筑应对气候变化最坚实的地基。

  自2012年起,每年年初,《中国气候变化监测报告》就会出现在相关人士的案头。这本书从大气、海洋、冰雪、陆地生态和影响因子等方面揭示了诸多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科学事实,为政府有效制定气候变化政策和谈判策略,满足国内外科研与技术交流需要,提升现代气候变化业务能力,更好地开展专业教育和科普宣传提供科学依据。《中国温室气体公报》的出版,更是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五年,结合观测业务的调整,中国气象局着力提升气候系统观测的数据质量,强化卫星对大气成分变化的监测能力,理顺温室气体本底观测和分析业务,开展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与预测评估。在坚实的数据基础上,中国气象局还公开发布了我国气候要素长期变化的标准序列和预估数据集,为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此外,更为精细、更具实践操作价值的区域和省级气候变化监测公报编制工作也在逐步推进,部分省份已经开始逐年出版。

  这五年,在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极端气候事件发展及其变化规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极端事件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上,气象部门形成了一批独具部门优势、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科技成果。

  这五年,面对气候预测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中国气象局交出了满意答卷。全球高分辨率的海-陆-冰-气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前列;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由过去30年的65%提升为70%。2017年,在气候前兆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汛期指导预报获得80分的好成绩。不仅如此,模式产品还顺利走出国门,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试验数据。今年5月,该模式的厄尔尼诺/拉尼娜预报产品正式被纳入气候与社会国际研究中心ENSO多模式预测框架,与美、日、英等国家的18个数值模式产品同场竞技,全球气候预测者可以实时查阅、参考我国的预测。

  当好“智囊”角色 推动科学决策

  淬火提纯,百炼成钢,为的就是能堪大用。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国气象局在强化气候观测与预报能力的同时,还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份能力,积极参与到我国生态文明和国际气候制度建设中去,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决策中充当最可靠的“智囊”。

  五年来,中国气象局全面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部署和行动,在《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决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战略和计划的编写之中,都能找到气象部门的身影。此外,中国气象局还与国家发改委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工作,并积极参与我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及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候变化动态》也为各有关部门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巴黎协定》团结起全世界的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而在艰难的谈判过程中,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世界瞩目。在此次谈判中,中国气象局承担能力建设议题G77+中国集团协调人,与科技部联合举办边会,解读《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签署了中英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关于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合作的工作协议。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组织单位,中国气象局组织中国作者深入参与报告编写,开展报告的政府/专家评审。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中,中国作者参与的文献为415篇,约占总引文数的3.9%,且报告的每一章都有中国作者参与。

  围绕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中国气象局持续推进气候服务和可行性论证。推进传统气候服务与各行各业应对气候变化需求的融合,建设以基础综合数据库和气候模式系统为支撑,以农业与粮食安全、灾害风险管理、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优先领域的气候服务系统。在青海三江源,气候服务为保护“中华水塔”添砖加瓦。自2006年起,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取得良好效益,截至2016年增加降水量551.73亿立方米;作业影响区域湖泊湿地面积扩大,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恢复。扎陵湖和鄂陵湖水域面积分别增大25.89平方公里和50.34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国气象局重点围绕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长三角区域开展环境气象预报敏感区和大气污染输送通道监测,提高对气溶胶气候效应及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科学认识水平,加强对触发重污染气象条件的分析预报业务,推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重污染天气协调应急机制,为国家和地方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成效提供了独立、客观的科学信息。2013年组建的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及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实现了区域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联合会商,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部门联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面向高层的决策服务。

  挖掘绿色资源 助力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抓起,利用资源则要从气候资源这个关键发力。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人们赖以生存的气候资源正在发生变化,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帮助人们认清乃至利用这些变化,也是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气温、降水等诸多因素的改变,促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剧变。在我国“镰刀弯”地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因在地图上连起来形似镰刀而得名),由于气候变暖和玉米价格高涨,玉米种植一再扩张。2016年,国家气象中心对上述地区的玉米气候适宜性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定量评估,并结合遥感监测,将其划分为玉米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有效配合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非优势区种植调减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气象部门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制度、病虫害、品种适应性、产量和品种的综合影响评估;建立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农作物产量评估的定量关系模型,研发全国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农业损失评估模型,为降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农业气候资源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精细化评估也在进行。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节能减排、履行《巴黎协定》承诺的重要一环。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中的“明星”能否顺利开发,则取决于气候条件。如今,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太阳能资源评估已经成为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五年来,中国气象局摸清了全国陆地及近海的风能资源分布,并在上千个风电场选址中得到应用;完成全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宏观评估和重点区域精细化评估。由于风能、太阳能开发受天气影响巨大,中国气象局还推出了风能太阳能预报业务服务产品,覆盖全国陆地,满足电网调度需求。此外,围绕大型水电、核电、潮汐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气象部门开展了气候可行性论证。

  治疗“城市病”,气象要素不可或缺。中国气象局结合全国各地特征,强化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生命线系统(交通、电力、供水、卫生等)影响的评估,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疾病在城市的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和传播途径,围绕暴雨、高温、雾-霾等极端事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适应策略和解决方案。在北京,气象部门参与了城市通风廊道系统构建,该工作被列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在上海,气象部门参与了崇明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出专业建议并被地方政府采纳。

  今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局参与其中,将为红线划定工作提供气候背景、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等决策信息,结合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评价等提出气象部门综合意见,并跟进后续严守红线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面对纷繁复杂的气候变化,气象部门将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同行,共同造就“美丽中国”。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