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洁环保网
 
激光熔覆技术救活报废模具 740亿市场待开发
 
来源:慧聪网        发稿时间:2010-08-19 14:32:41        发稿编辑:幻境
  宁波一家“袖珍”企业用激光熔覆技术,每年“救活”价值两三千万报废模具 其实循环经济这块技术含量不低,利润前景也不错.

  “效益?是不错的。但门槛,也是很高的。”

  宁海的一幢600多平方米的厂房,2台机器旁,一群工人正在“修修补补”。这家年销售额不过1600多万的“袖珍型”公司,最近成了明星,政府主动找上门要将他们列入国家政策扶持对象。

  最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昨天,省发改委资源环境处负责人曲建国告诉记者,最近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估计会在税收、投资上扶持‘再制造’企业”。

  “再制造”通俗点也就是“修修补补”,但这里头的社会效益和技术含量不可小窥。一个几十万的发动机,有点瑕疵若能修补成新的一样,不仅节约材料,还节约时间。

  “所谓循环经济,有三个层面,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制造其实就是再利用这一层面,将废旧产品经过修复翻新,重新达到使用效果。当然这不是普通的修复,要求修复后能达到新产品使用效果。”曲建国说。

  每年“抢救”两三千报废模具

  陈中强2005年前是做模具的,在宁海,模具是个规模不小的产业集群。如今,别人仍然在做模具,他却转行开了“修理厂”。别小看这个模具修理厂,总共80来个员工,研发人员占去了50多个,博士、硕士、本科生一抓一个。

  2005年,一次邂逅,陈中强碰到了北京工业大学的一个激光专家。“激光技术修复模具,这样模具报废率就没这么高了,可以为企业省不少钱。”陈中强心里一亮。

  招兵买马,2005年宁海县盛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从普通模具厂摇身变成了一家时髦的激光再制造绿色科技企业。

  “开一个模具小的要几万元,大的几十万,开一套模具工期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但损耗率挺高,而且模具有点小缺口就不能用,以前只能当破铜烂铁卖掉。”公司研发部一个从事模具行业10多年的王先生笑着说,“你知道么,废铁行情现在是2块3、2块4一公斤。”

  反正废铁一块,死马当活马医,因此虽然是个闻所未闻的新行业,陈中强在市场推广上却没碰到什么困难,难的是如何修复得跟新的一样。

  “现在客户是很多,我们只能挑选附价值高的去修复。”陈中强说,最难的就是材料,要修复得跟新的一样,激光只是一种手段,材料很重要,因此公司有一个很强大的研发部,“虽然修复的经常是一些小瑕疵,却要费上不少材料,很多材料都是国外进口的,所以成本也挺高。随着修复的模具数量增多,如今类似的材料研发时间就少了,一般15~30天就能搞定。”

  宁波6000多家模具企业,每年因模具损坏报废,要损失数千万元。“盛源”这家只有600多平方米,2台机器的“袖珍型”企业凭借自主创新的激光熔覆技术,每年能“救活”价值两三千万报废模具。

  “我们一般根据材料、难度,收取新开模具费用的20~50%,利润还是挺可观的。”陈中强说。

  据记者了解,因为成本、技术等门槛,目前类似的企业非常少。

  740亿的大市场等待开发

  “发动机、变速箱、机床、工程设备、废旧轮胎等行业比较适合‘再制造’,浙江省目前也已经有企业开始试水。”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相对于制造业来讲,再制造有很大的环境效益而且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国家发改委再制造试点企业,金华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胡春荣说,“再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可以节能60%,节材70%。

  最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将零部件再制造范围扩大到汽车五大主要零部件、机床及大型废旧轮胎翻新等行业。据有关统计预测,我国机床保有量已经突破700万台,机动车保有量为2亿辆左右,随着这些车辆设备报废,这将出现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再制造市场。专家估算,我国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高达740亿。

  市场虽大,想分杯羹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技术是个门槛,市场意识也是个门槛。

  杭州中策橡胶集团去年在富阳成立一家子公司,中策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做轮胎翻新及橡胶研究。公司负责人陈女士告诉记者,轮胎翻新其实技术含量挺高,轮胎稍微有些磨损是可以翻新的,而且可以达到新胎80%以上的效能,如果用户保护意识强一些,翻新率更高。但或许是国内中低档轮胎为主,因此市场翻新意识不强,很多经销商也不屑做这块。

  “我们的工具、设备、材料都是自己研发的,国外大的轮胎公司都有专门翻新公司,我们目前还是以服务为主,同时分析轮胎损坏原因,向总部提供改进意见。”陈总说。

  技术和市场不对接也是个大问题。

  曲建国不久前在北京看到一项金属喷涂技术,能将磨损发动机恢复到原来尺寸,而且更耐磨,实验室效果很好,一套设备也就50万,但却没能产业化。有个同行的企业家想买这套设备,不好意思,只有实验室这一套。

  “很多技术出不了实验室也是个问题。”曲建国说,国家这一推动政策,或许能给“再制造”带来一片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