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洁环保网
 
2008年中国PVC产业动态及分析(三)
 
来源:华东塑料热线        发稿时间:2010-04-22 11:00:56        发稿编辑:lzr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09年12月16日

  

  3.3生产方法分析

  PVC产品按聚合生产方法分为悬浮法PVC树脂、乳液法PVC树脂、本体法PVC树脂等,国内以悬浮法PVC树脂为主。悬浮法PVC树脂按其类型基本可划分为通用型树脂和非通用型树脂。通用型树脂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家标准PVC-SG1至PVC-SG9型树脂;非通用型树脂是指一些小品种树脂,如低聚合度PVC、高聚合度和超高聚合度PVC、糊用掺混PVC、交联PVC、共聚PVC、耐紫外线PVC、消光PVC和PVC热塑性弹性体等。中国乳液法PVC树脂所占的比例只有6%左右,乳液法PVC树脂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目前悬浮法PVC树脂竞争激烈,价格较低,而用于手套料和皮革料的乳液法PVC树脂价格却基本稳定在8 000-9 000元/t,没有大的波动,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国内目前有9家乳液法PVC树脂生产企业,分别是西安西化热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华湘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东北高新化工有限公司等。

  中国国内PVC糊树脂市场中近40%的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每年进口15万~16万t糊树脂,进口金额为1.6亿-1.7亿美元。但此前糊树脂使用税号与普通PVC纯粉一致(39041000),没有单独的税则号,使国家对于PVC糊树脂进口贸易数据的统计和贸易行为的监管处于空白状态,很不利于国内糊树脂行业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2007年9月份,PVC行业正式向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交了书面申请材料,成功地为PVC糊树脂申请到独立的海关税则号,这对于中国PVC糊树脂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体法PVC树脂目前国内只有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生产,由于本体法PVC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控制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体法PVC树脂发展缓慢;但在本体法PVC树脂生产中不加分散剂,树脂较为纯净,在透明片材应用中有独到之处。

  2008年,由于某些原因,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本体法装置停产。

  3.4相关产业政策与环境

  随着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部分中西部地区的PVC项目也获得很好的发展契机。如新疆地区由于距离消费市场相对较远,运输成本高昂,因此,大力发展煤炭的深加工利用,降低产品运输量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成为该地区应对危机的战略选择。同时,相比于一些严重缺水地区,新疆的水资源相对丰富,将为煤化工,尤其是氯碱化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类似地区的PVC行业将迎来又一次的发展良机。

  固定资产投资将是2009年中国投资领域的最大亮点。2009年,受益于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行业,将会或多或少地拉动氯碱化工产品的需求;氯碱化工发展所需的煤炭、电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下降,也给2009年氯碱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近年来,国内氯碱生产能力扩张过快等问题突出。2003年9月30日,PVC反倾销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国外产品的进入,但同时也使国内PVC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生产能力过快增长。为遏制氯碱行业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行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1月7日正式公布了《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首次以行业准入管理的形式规范行业发展。准入制度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在“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按照“优化布局、有序发展、调整结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产业布局、规模、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以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建烧碱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t/a及以上(老企业搬迁项目除外),新建、改扩建PVC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t/a及以上。新建、改扩建电石法PVC项目必须同时配套建设电石渣制水泥等电石渣综合利用装置,其电石渣制水泥装置单套生产规模必须达到2 000 t/d及以上。现有电石法PVC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装置规模必须达到1 000 t/d及以上。鼓励新建电石法PVC配套建设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生产装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新建、改扩建烧碱生产装置禁止采用普通金属阳极、石墨阳极和水银法电解槽,鼓励采用30 m2以上节能型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扩张阳极、改性隔膜、活性阴极、小极距等技术)及离子膜电解槽。鼓励采用乙烯氧氯化法PVC生产技术替代电石法PVC生产技术,鼓励干法制乙炔、大型转化器、变压吸附、无汞触媒等电石法PVC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技术改造。鼓励新建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装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随着PVC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电石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电石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为有效遏制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加大了对电石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全面治理整顿的检查工作。

  2008年4月30日,发改委下发了《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综合利用电石渣,对全部利用电石渣替代天然石灰石生产水泥项目的规模和工艺放宽限制;其中,对于现有电石法PVC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装置规模,不受产业政策所定规模的限制,但须达到1 000t/d及以上,且可以采用湿磨干烧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对于新建、改扩建电石法PVC项目,则必须同时配套建设电石渣生产水泥等电石渣综合利用装置,其电石渣生产水泥装置单套生产规模也必须达到2 000 t/d及以上;新建电石渣水泥生产线必须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另外,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的企业,经国家循环经济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享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2008年4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清洁生产标准·电石行业》,该标准于2008年8月1日实施。2008年“三部委”取消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2000-2005年,国家发改委在调整终端用户销售电价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解铝、铁合金、氯碱企业用电价格比其他工业企业平均累计少提价约0.02元/(kW·h)。为引导高耗能行业发展,促使其节能降耗,决定取消上述电价优惠政策。另外,对企业自备电厂实行收费政策。由于电费占电石法PVC生产成本的50%-60%,这一政策对电石法PVC生产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2008年国外对中国PVC产品反倾销力度加大,中国PVC产品今后几年内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的难度加大。

  3.5 2008年产业发展特点

  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进入到2008年9月份,危机逐步蔓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烧碱和PVC行业的国内外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内氯碱行业主要产品的市场也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价格大幅波动,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充分体现,行业的扩建项目和新建项目也受到了冲击,在建项目和准备新建项目被迫停止,但行业扩张的惯性仍然在起作用,有些人对于投资建设PVC项目感到悲观失望,有些人认为正是投资建设的最佳时机,如何认识行业的形势非常重要。中国PVC行业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成就了一批企业家,使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不少人在这种形势下不顾一切地扩大生产规模,没有注意到如何规避行业的风险。企业家的成功是适应了中国改革的成功,搭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

  据统计,将有500万t/a PVC项目在2年内投产。这些项目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1)抢占资源型。一些具有实力的能源企业,为了占领地方的煤炭资源,按照地方政府的投资要求,必须在煤炭资源地点投资,将烧碱和PVC产品列为了投资项目,如贵州国电项目。

  (2)平衡氯气型。有一些产品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氯气,但最终不消耗氯气,为了平衡氯元素,将消耗氯气的PVC作为平衡氯气的项目,如MDI、TDI项目,以烧碱副产的氯气为原料,但生产过程不消耗氯气,生产过程要副产氯化氢产品。还有甲烷氯化物的企业等,将PVC产品作为平衡固化氯元素的措施,如重庆长风化工厂32万t/a PVC项目、自贡鸿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万t/a PVC项目、甘肃聚银集团12万t/a PVC项目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3)耗烧碱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氧化铝生产能力第一大国,氧化铝产量快速增长增加了对烧碱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新建的拜耳法氧化铝厂投产时,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烧碱作为生产流程中所需的种分溶液循环使用,生产流程中的种分槽罐和管道都要灌满,1条80万-100万t/a的氧化铝生产线,在投产之初需一次性耗费烧碱4万-5万t/a。②新建的拜耳法氧化铝厂正常运行后,每生产1 t氧化铝需消耗烧碱90-110kg(折100%计),连续性生产导致对烧碱的持续稳定需求。氧化铝企业为使原料得到稳定供应,降低成本,投资建设烧碱装置,氯气用于生产PVC产品,如山东信发铝电集团40万t/a PVC项目等。

  (4)扩充产业链型。具有资源的企业向下游不断延伸,电石生产企业、掌握盐资源的企业、煤炭企业等不断延伸产业链,利用其优势投资烧碱、PVC产业,如中盐运城盐化集团有限公司40万t/a PVC项目。

  (5)扩大规模型。具有能源、技术和人才优势的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才能保持市场地位,如近期扩建的企业有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40万t/a PVC项目、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40 77t/aPVC项目、济宁金威煤电有限公司25万t/a PVC项目等。

  (6)重组型。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04年10月份开工建设40万t/a PVC项目,2006年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停工。现在原油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以乙烯和EDC为原料的引进装置的重建提供了机会,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对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对闲置在库房内的引进设备进行利用,盘活已经投入的9.43亿元资产,使其发挥作用。

  4PVC生产技术的进展

  4.1国外技术和国内技术引进情况

  PVC行业在20世纪末还需要引进国外技术,当时国内的技术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内的技术与国外技术具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国内外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PVC产品的低盈利难于负担国外高昂的技术费用,所以近10年国内没有厂家引进国外技术。

  国内聚合技术日臻成熟,新建PVC装置的投资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几年前,欧洲的专利商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2008年,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智索公司的聚合工艺包,装置的技术特点还有待于开车后进一步地验证。

  淮北矿业公司要高起点地进入PVC行业,目标定位较高,准备引进欧美的聚合生产技术,但目前仍在谈判中。

  间歇式悬浮法PVC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的进步,已经比较成熟,在助剂的使用、工艺的控制和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聚乙烯(PE)和聚丙烯(FP)工业连续生产工艺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而PVC因为粘釜问题和对于颗粒形态要求较高等,一直采用间歇法聚合工艺。国外某PVC生产商致力于研究连续法聚合反应工艺,最近中试装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准备建设工业示范装置,一旦成功,将会极大地推动PVC技术的进步。

  4.2等离子制乙炔技术进展

  乙炔有“有机化工之母”之称,是目前世界上有机化工产品最基本的原料之一。目前中国主要以石灰石和焦炭为原料,采用电石法生产乙炔,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电石渣,需要采取环保措施以消除环境污染。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采用电石制乙炔来生产PVC可以缓解乙烯供应不足的压力,从能源的角度考虑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煤制乙炔是利用等离子体炬产生的高温等离子氢和煤粉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含乙炔的混合气体,经过分离和提浓,即可得到高质量乙炔。采用这种方法生产乙炔成本低廉,清洁高效,对环境污染小。

  几年前,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先对等离子体煤制乙炔工艺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近年,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合作,共同研发的从煤炭中直接提取乙炔气体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合肥建成2台世界上功率最大的2 MW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并圆满完成了首次调试和整体运行,实验中最大炬功率达到1.28 MW,碳的转化率达20%,可产乙炔1 600t/a。

  由此可见,开发等离子煤制乙炔技术会对煤的清洁利用及以乙炔气为原料的产业,特别是对电石法PVC产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3国产化大型PVC成套工艺技术

  国产化大型PVC成套工艺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独特的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聚合釜有无内冷却管的105m3釜和120 m3釜,带有8根内冷却管的108m3釜,顶伸式搅拌的135 m3釜。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的“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成套工艺及关键技术”在2004年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发了100 m3大型聚合釜的成套工艺技术,单釜生产能力设计指标达到4.5万t/a,期望值为单釜5万t/a的生产能力。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已成功制造100 m3内夹套式聚合釜,该釜改变了传统的换热方式,经过初步验收,达到了设计的要求,2007年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40万t/a项目中投入使用,经过1年的运行生产,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大型聚合釜技术将会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随着《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的颁布,国内新上项目对大型聚合釜具有很大的需求,30万t/a一条生产线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首选。国内的企业对于使用100 m3以上的大型反应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具有实力的企业正在积极地推进大型反应釜的应用。